技術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更新時間:2025-10-27
點擊次數:20
UV 法 COD 在線監測儀器作為計量器具,需通過計量檢定確保量值準確可靠,并納入國家溯源體系,核心流程與要求如下:
計量檢定依據與項目
依據標準:《紫外(UV)吸收水質在線監測儀檢定規程》(JJG 1197-2022),該規程規定了儀器的檢定條件、項目、方法和合格標準。
主要檢定項目:
外觀檢查:儀器標識(型號、編號、制造單位)、結構完整性(無破損、泄漏)。
基本功能:采樣、測量、數據顯示、通訊、報警功能是否正常。
計量性能:
零點漂移:24 小時內≤0.01Abs。
量程漂移:24 小時內≤±5%。
示值誤差:低濃度(量程 20%)≤±10%,高濃度(量程 80%)≤±8%。
重復性:≤3%。
響應時間:≤5 分鐘。
檢定機構與周期
檢定機構:需由具有法定計量檢定機構資質(CMA)的單位進行,如各省計量科學研究院、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檢定周期:
手次檢定:儀器出廠后或新安裝使用前必須進行,合格后出具檢定證書(有效期 1 年)。
后續檢定:每年 1 次,在檢定證書有效期滿前 1 個月內進行,合格則延長有效期,不合格需維修后重新檢定。
停用后檢定:儀器停用超過 6 個月重新啟用時,需進行檢定。
量值溯源體系
溯源鏈:國家基準→標準溶液→工作標準→儀器校準→測量數據。
國家基準: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保存的 COD 基準裝置,用于校準一級標準物質。
標準物質:采用國家1級標準物質(如鄰苯二甲酸氫鉀標準溶液,不確定度≤0.5%),作為量值傳遞的載體。
儀器校準:用標準物質校準儀器,使儀器測量值溯源至國家基準,確保不同儀器測量結果的一致性。
檢定結果處理與應用
合格儀器:獲得檢定證書,可用于環保監測、排污收費等法定用途,證書需存檔備查。
不合格儀器:出具檢定結果通知書,不得用于法定監測,需維修后重新檢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數據有效性:環保部門僅認可在檢定有效期內的儀器所產生的數據,超期未檢定的儀器數據視為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