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更新時間:2025-11-08
點擊次數:30
電極法氨氮在線監測儀的安裝質量直接影響監測數據的代表性與可靠性,需嚴格遵循安裝規范,同時科學選擇監測點位置,核心要求如下:
監測點選址要求
代表性原則:監測點需能反映監測對象的真實水質,具體要求:
企業排污口:安裝在排污口下游 5-10 米處,確保污水充分混合(避免局部濃度不均),遠離閘閥、彎道(減少水流擾動導致的采樣偏差);若為多股污水匯合,需設在匯合后下游 10 米以上,確保水樣混合均勻。
市政污水處理廠:進水口監測點設在格柵、沉砂池之后(去除大顆粒雜質,保護儀器),出水口設在消毒池之后、排放口之前,確保監測的是最終排放水質;生化池監測點設在池體中部(混合均勻區域),避開曝氣口(避免氣泡影響采樣)。
地表水:選擇水流平緩、斷面均勻的河段,避開支流匯入處、排污口附近(避免局部污染影響整體監測結果),水深需>1 米,采樣探頭安裝在水面下 0.5-1 米處(避開表層漂浮物和底層沉積物)。
可行性原則:監測點需具備供電(市電或太陽能)、通訊(4G 信號覆蓋)條件,且便于運維(交通可達、有操作空間,至少預留 1.5m×1m 的維護區域);同時遠離強電磁干擾源(如高壓輸電線路、大型電機,距離>10 米),避免影響儀器電子元件穩定性。
現場安裝規范
采樣系統安裝:
采樣泵:潛水式采樣泵安裝在水面下 0.5-1 米處,固定在不銹鋼支架上(避免水流沖擊導致位置偏移);自吸式采樣泵安裝在監測井內,吸水管末端加裝 100μm 濾網,距井底>0.3 米,防止吸入沉積物。
采樣管路:采用 UPVC 或聚乙烯管(耐酸堿),管徑 10-15mm,長度盡量縮短(<5 米),避免過多彎曲;管路坡度 3-5°,醉低點設排水閥;若采樣點與儀器距離遠(>5 米),需加裝蠕動泵增強吸力,同時在管路中間設置排氣閥(避免氣泡進入檢測單元)。
儀器主機安裝:
室內安裝(站房內):溫度控制在 5-40℃,濕度<85%,主機固定在角鋼支架上(距地面>0.5 米,便于通風散熱),避免陽光直射和雨水淋濺;電極檢測單元需水平安裝,確保電極膜玩全浸沒在水樣中(無氣泡)。
戶外安裝(無站房):配備防雨防塵柜(防護等級 IP65),柜體加裝保溫層(嚴寒地區)和散熱風扇(高溫地區);電極需安裝在柜體內部(避免風吹雨淋),預處理單元與主機集成,減少管路連接。
電氣與通訊安裝:
電源線:采用三芯屏蔽線(線徑≥1.5mm2),與通訊線(RS485 線、網線)分開敷設(間距>0.3 米),避免干擾;電源接入端加裝漏電保護器(額定電流 10A)和浪涌保護器(防雷擊)。
通訊線:RS485 線采用雙絞屏蔽線,接地良好;4G 天線安裝在戶外高處(如站房屋頂、柜體頂部),確保信號強度>-80dBm;若為光纖通訊,需按照光纖安裝規范布線,避免彎折過度。
安裝后驗收
試運行:安裝完成后連續運行 72 小時,檢查儀器采樣是否穩定、數據是否正常、報警功能是否有效,期間至少進行 1 次單點校準,確保測量誤差≤±5%。
性能驗證:用標準溶液(低濃度 1mg/L、高濃度 100mg/L)進行兩點校準,誤差需≤±5%;與實驗室納氏試劑法同步監測實際水樣,對比結果相對偏差需≤±15%(符合 HJ/T 101-2003 要求)。
數據上傳:測試數據上傳至環保平臺的穩定性,確保數據傳輸成功率>95%,無丟包、錯包現象,數據格式符合 HJ 212-2017 協議要求。